***:本文探讨了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情况下,主播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文章认为,根据《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的规定,网络主播为自然人的,应当通过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并持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主播签订的主播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如果平台和主播在签订协议时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并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协议仍然可能具有法律效力。
关于主播协议签署的那些事儿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主播行业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行业,并希望成为一名网络主播,本文将探讨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是否可以签主播协议,并分析其中的法律风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直播行业迅速崛起,成为了一种热门的娱乐方式和新兴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网络主播的行列中,通过直播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艺、生活或其他内容,吸引观众的关注和打赏,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收益。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要成为一名合法的网络主播,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就包括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问题,本文将探讨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是否可以签主播协议,并分析其中的法律风险。
二、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定义和作用
1、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定义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是指国家文化主管部门颁发的,允许演出组织者或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的许可证,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办理演出许可证,并在演出前向演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未经许可,不得举办营业性演出。
2、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作用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 规范演出市场秩序,保障观众的合法权益。
- 确保演出内容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 加强对演出组织者和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的管理,保障演出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主播协议的定义和作用
1、主播协议的定义
主播协议是指网络直播平台与主播之间签订的一种合同,约定了双方在网络直播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主播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 规范主播的行为,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
- 规定平台对主播的管理和监督职责,保障平台的正常运营。
2、主播协议的主要内容
主播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双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 协议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主播的直播内容、直播时间、直播方式等,以及平台的技术支持、推广支持、管理监督等。
- 收益分配方式,包括主播的收入来源、分成比例、结算方式等。
- 保密条款,包括双方对协议内容和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
- 违约责任,包括双方违反协议约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协议的变更和解除,包括协议变更的程序和条件,以及协议解除的原因和方式。
- 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双方协商解决、仲裁或诉讼等。
四、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可以签主播协议吗?
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办理演出许可证,并在演出前向演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未经许可,不得举办营业性演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个人或单位是不能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的,包括网络直播。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网络直播平台并没有严格要求主播必须具备营业性演出许可证,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规避这个问题,一些平台会将主播的收入定性为“劳务报酬”,而不是“营业性演出收入”,从而避免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问题,一些平台也会与主播签订“合作协议”,而不是“主播协议”,从而规避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问题。
五、风险分析
尽管一些网络直播平台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规避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法律风险,如果主播在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一旦被文化主管部门查处,将会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如果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发布了不良信息,也可能会面临平台的处罚和法律责任。
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个人或单位是不能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的,包括网络直播,尽管一些网络直播平台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规避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法律风险,建议主播在从事网络直播活动之前,先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也建议网络直播平台加强对主播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平台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