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乱象。有些主播在没有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情况下,与直播公会签订合同。这样的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主播也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建议主播在与直播公会签订合同前,仔细审查对方是否具有相关资质,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主播签约需谨慎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主播这个行列,许多人在签约主播之前并没有意识到,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风险,本文将探讨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情况下,主播签约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建议。
一、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重要性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是指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备案,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出具备案证明,未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不得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二、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
1、合同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如果主播与直播平台签订的合同中约定的直播内容属于营业性演出,但是主播没有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2、行政处罚: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规定,未经批准举办营业性演出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演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 8 倍以上 10 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 1 万元的,并处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3、侵权责任:如果主播在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营业性演出,并且在演出过程中对他人的著作权、肖像权等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那么主播将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三、如何避免法律风险
1、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主播在签约之前,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等。
2、审查合同条款:主播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当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特别是涉及到营业性演出的条款,如果发现合同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应当及时与直播平台进行沟通,要求修改合同条款。
3、咨询专业人士:如果主播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或者其他法律专业人士,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4、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为了避免法律风险,主播应当尽快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具体流程可以咨询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
5、合规: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直播平台的规定,确保直播内容合规。
没有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情况下,主播签约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风险,为了避免法律风险,主播在签约之前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审查合同条款,咨询专业人士,并尽快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直播平台也应当加强对主播的管理,确保主播的直播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才能促进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